项目名称:未来科技城
项目内容:
2008年,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制定了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简称“千人计划”),未来科技城是中央组织部于2009年初决定启动的“千人计划”实施项目,将重点吸引中央企业的研发机构入驻,建设成为央企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未来科技城选址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和北七家镇,跨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的南北两侧,东临京承高速路,距首都机场约10公里;西靠北七家镇中心区和立汤路,距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约12公里;南距北四环路15公里,距奥林匹克公园约7公里;北部与北六环路相邻,园区生态、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规划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折合1000公顷),可利用建设用地423.2公顷,主要用于入驻企业研发和创新服务设施建设。
按照中央企业集中建设人才基地筹建工作小组(简称中央工作小组)通过的园区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将围绕“一流科研人才的聚集高地、引领科技创新的研发平台、全新运行机制的人才特区”的建设目标,按照“创新.科技”、“开放.共享”、“美好.活力”、“低碳.节能”和“和谐.生态”之城的规划理念,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将未来科技城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准、引领我国应用科技发展方向、代表我国相关产业应用研究技术最高水平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目前,已确定14家中央企业入驻园区,拟投资建设研究院、研发中心、技术创新基地和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研发涉及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等新兴战略性产业的重点领域。
项目规划:
在概念性设计方面,确定了“五个之城”的规划理念(即“创新.科技”、“开放.共享”、“美好.活力”、“低碳.节能”和“和谐.生态”)和“一心、两园、双核、四轴”的空间结构(“一心”指沿温榆河的绿色空间;“两园”指北区和南区;“双核”为园区配套的公共服务中心,温榆河以南为主公共服务核心区、以北为副核心区;“四轴”为生态轴、产业轴、休闲轴、文化轴)。
在市政专项规划方面,系统规划了水、电、气、热等12个专项,拟采用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低碳能源系统、水循环代谢系统、废弃物负压抽吸系统、综合信息系统等技术,将未来科技城打造成为低碳、节能、生态的高科技园区和示范教育基地。
在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规划方面,坚持共建共享、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在规划建设温榆河滨河森林公园、园区中心广场等配套设施的同时,充分考虑央企入驻和高端人才工作生活需要,合理划分共享科研配套区、都市生活配套区,统一规划建设未来科技城文化、体育、医疗、教育、住宅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打造资源共享、和谐共生的研发社区。
在信息化发展规划方面,着力在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服务、智慧园区管控、知识网络建设等方面实现园区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打造数字化园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