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享未来,爱在科技城! 广告服务

未来科学城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8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京北即将崛起未来科技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9 21:5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京北即将崛起未来科技城

本报记者 陈弘仁
  
   在北京市北六环与京承高速交界处,一座占地10平方公里的“新城”即将拔地而起,它的名字叫未来科技城。这是一个由神华集团、中海油、国家电网等14家重量级中央企业集中建设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研发机构集群,专门为中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创业摇篮。
   2010年,北京市昌平区将重点打造未来科技城。13日,在昌平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昌平区区长金树东表示,正在兴建中的未来科技城已经确定了14家中央企业入驻。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建设并初具规模,届时将形成“一心、两园、双核、四轴”的主体空间结构。
  
  打造世界尖端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如何吸引优秀的科研人员和科技企业落户?怎样让世界尖端科技积聚,进而产生巨大的合力效应?怎样让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造福一方人民……昌平区的决策者一直在探索。
   让昌平人难以忘记的是,2009年7月28日上午,随着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北京市市长郭金龙等领导挥锹奠基,由14家中央企业共同建设的未来科技城暨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正式动工兴建。3年后,这一定位为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科研人才的聚集高地、引领科技创新的研发平台、全新运行机制的人才特区,将在京北昌平区北七家拔地而起。
   据悉,与中关村科技园区以民企为主不同,未来科技城由神华集团等14家央企共同出资,是为贯彻落实中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而建设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研发机构集群。这里将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围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准、引领我国应用科技发展方向、代表我国相关产业应用研究技术最高水平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目标朝向国内乃至世界创新人才最密集、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富的区域。
   作为未来科技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神华集团投资建设的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是根据国家低碳能源技术的未来产业化发展需要,以煤的清洁转化为重点的研发机构。工程设计总建筑面积30.2万平方米,估算项目总投资15亿元。神华集团目前已从30多位世界能源化工领域高层次人才中锁定7位,并草签合同,作为该所的第一批拟聘任人选;同时已确定13位具有广泛国际学术影响力、在相关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组成学术技术指导委员会,作为该所的咨询机构。
   “未来科技城那里原先规划的是一片低密度住宅区。”谈起未来科技城的落户故事,昌平区委书记关成华言语间充满了喜悦与期待。多年来,由于毗邻城区,房地产业在昌平红红火火,但“有城少业”的尴尬一直使全区经济社会难以协调发展。在得知科技城项目有意落户后,昌平区毫不犹豫地调整了用地规划,因为“这是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预计3年内,未来科技城将全部建成。金树东表示,作为一个崭新的高端科研人才聚集地和引领应用科技创新的高端研发平台,未来科技城必将成为北京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的又一超强引擎。
  
   对入驻企业的优惠政策“上不封顶”
  
   昌平区委书记关成华介绍说,未来科技城建设包括五大理念:创新、开放、人本、低碳和共生。它将集“创新科技”之城、“开放共享”之城、“美好活力”之城、“低碳节能”之城、“和谐生态”之城五城于一体,成为一个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一流科研创新环境和美好舒适生活的综合之城。3年后,未来科技城将形成“一心、两园、双核、四轴”的主体空间结构。其中,“一心”指沿温榆河的生态湿地绿色空间;“两园”指园区将分为南北两大产业园区;“双核”为园区配套的公共服务中心,温榆河以南为主公共服务核心区、以北为副核心区;“四轴”为生态轴、产业轴、休闲轴和文化轴。
   “未来科技城不是一个孤立的科研城,而是集工作、生活、娱乐为一体的高级研发社区。”未来科技城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创新科技”包括产业技术、建设规划理念、建设手段和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创新,意味着这里将是一个以高科技人员为核心的创新高地、科技前沿;“开放共享”是指这里不是独立的多个大院,而是开放的统一整体,是产业的公园、交流的乐园、教育的基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节约;“美好活力”是指未来科技城将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求,这里将集生活、工作学习、休闲、娱乐、交流为一体,为海外人才创造更宽松、和谐和充满活力的环境;“低碳节能”是指未来科技城要实现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和谐生态”表明它将是一个尊重自然、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园区。
   国内所有科技园区的优惠政策在这里都适用,未来科技城对科技企业和人才的优惠和扶持力度,可以说是“无限大”。以昌平区发展相对成熟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为例,落户昌平园不仅能享有多项国家给予高科技企业的优惠政策,还可享有一系列具有昌平园特色的优惠。在昌平园创业可在财税、土地、水电、资金和人才引进等方面享受一系列优惠及特惠扶持政策:政府在投入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降低投资成本;企业所得税三减三免,对企业机制、产品、技术创新实行奖励扶持;为企业提供科研项目孵化、中小企业创业支持以及企业贴息贷款等方面的资金支持;风险基金和创业基金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在高新区内产业化;政府采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区内企业产品;为高新区内工作的留学归国人才及其他高级人才在工作环境、住房、办理户口、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特别优惠以及宽松的商务出入境审批制度等。
   “这些优惠以后在未来科技城内都可实现,不同的是,其优惠的幅度和尺度都将更大。这种对科技和人才的礼遇姿态就像是一颗定心丸,让所有高科技企业放心地在未来科技城内安家落户,茁壮成长。”该负责人表示,在优惠政策“上不封顶”的基础上,昌平率先亮出的环境牌,再次表明了其吸引并服务于高科技企业和人才的决心。“50%以上的绿化率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当初吸引未来科技城落户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该负责人透露,未来科技城之所以选择在此落户,一方面是因为生态环境好,另一方面是便捷的交通和良好的科研腹地优势。
  
   创新能力为企业设下一道无形的门槛
  
   入驻未来科技城的企业将能享受到“无限”优惠,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轻易入驻未来科技城。“如果没有掌握核心的科技成果或拥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根本无法完成这些科研目标。科技创新能力可以算得上是未来科技城为企业设下的一道无形的门槛。”昌平区区长金树东表示。
   “汇聚大量的高层次人才,是未来科技城最突出的特点。”昌平区科委主任于泓介绍。未来科技城将引进10位左右在业内有重大影响、具有科技研发国际前瞻力的战略科学家,集聚100位左右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具有旺盛创造力的研发领军人才,培养1000位左右精通研发技能、掌握关键技术的科研骨干,形成一批国际一流、结构合理的研发团队,并成为一流科研人才的聚集高地,引领科技创新的研发平台和全新运行机制的人才特区。
   “以前,我们提倡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但是在未来科技城里,产学研将走向真正的一体化,不再是过去简单的结合,而是要实现科研成果和企业利益、命运的一体化,促进科研成果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生产力”,于泓表示。成长中的未来科技城将学习借鉴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台湾新竹等世界著名高科技城的建设理念,不断完善丰富自身的建设构想,但如何超越这些现有科技中心、引领中国科技乃至全球科技发展的未来才是未来科技城建设的终极目标。
   在未来科技城的周边,已经聚集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生命科学园、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等五大科技园区,它们的发展在各有侧重的同时,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未来科技城发展的强大腹地支持。
   “围绕未来科技城周边率先兴起的几大科技园区已结出丰硕的果实,科技辐射效应开始初步显现。”昌平区发展改革委主任于波介绍说,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工业总产值占全区规模工业总量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是北京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之一。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一期已基本建成,二期正在推进。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已有中国石化、国家电网等300多家能源科技企业入驻,年产出规模超过500亿元。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拥有与世界同步的清洁能源、替代能源和新能源三大绿色能源技术,已建成核心设计制造工程中心,并广泛应用于福田公司生产的大中型客车、中重卡及轻卡等系列。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聚集了一大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初步形成了籽种、花卉等优势产业,以及以百合花、苹果、草莓、柿子等“一花三果”为主导的都市型现代农业集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1 weilaikexuecheng.com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京ICP备10006063号-13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未来科学城社区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